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带球跑后大美人带崽要饭在线阅读 - 第95章

第95章

    她抱起裴复复,蹭了蹭他的脸蛋,“你也不早说,我好给你准备路上吃的。”

    裴酌:“花钱买就行了。”

    张大姐:“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买,反正你多住一阵,我给你晒点白米、腊肠、咸菜,桂圆干果干当零嘴,这些农场都有,你离京那么久,不得带点特产回去送送亲朋好友,鸡蛋也得攒一攒,路上给复复吃。”

    送特产?裴酌略微心动,他确实应该给父亲和萧循带点伴手礼。

    裴酌:“那拜托了。”

    雷厉风行的张大姐仿佛被传染了拖延症,今天准备一些,明天准备一些,裴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马车日复一日变重。

    他随口问:“张姐姐,都准备好了吗?明天就准备走了。”

    张大姐:“还没有呢,我给复复做了五套衣服,还在布庄。”

    裴酌意思意思地催促,并不着急。

    只有裴复复很单纯,他以为每次爸爸去看马车都是要出发了,都跟贾伯伯含泪告别八次了!

    “统统,明天会下雨吗?”

    4523:“有可能。”

    裴复复点点头,看来今天也不会走了。

    裴酌拖延得有理有据,路上吃不好,裴复复马上要过周岁了,庆祝完再走不合理吗?

    裴酌拖到平嘉二年的二月二,被萧循一纸诏书催得连滚带爬地上车。

    萧循让各地农政司注意大雁群的动向,记录今春北迁的路线。

    大宣境内大雁迁徙的路线就那几条,萧循在给贾敛的信中透露,等他排开事宜,将沿着大雁迁徙路线南巡。

    登基第二年南巡,合情合理。

    农场上方,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飞过,大雁群大家抬头都能看见,光靠贾敛是瞒不住的。

    裴酌目瞪口呆。

    这是又怀疑他在大雁迁徙的路线上,才能借鸿雁传书,打算亲自来看看了。

    裴酌:“崽儿!我们得马上走了!”

    自首和被抓不一样,前者能立功,后者牢底坐穿!

    一岁的裴复复背着小包袱,包袱里是金师傅给他做的大木碗,又薄又轻还能装,他超喜欢用这个碗吃饭。

    他跟贾敛告别数次,贾敛也哄他数次,裴复复现在非常确定,伯伯也会回玉京,他们会再见面。

    贾敛将一个木匣子交给裴酌:“这是路上的花销。”

    裴酌:“不不不,我还有钱,农场用度多,阿兄你自己留着。”

    贾敛道:“这是我两年的俸禄而已,阿弟就当是帮我捎回玉京给我夫人,路上可以先花,等到了玉京补上亏空就好。”

    贾敛虽然就种种田,但萧循给人才的俸禄一向大方。

    裴酌没有理由拒绝了,道:“好,谢谢阿兄。”

    贾敛将当初跟着自己来岭南的家丁派给裴酌,一共四人,有些武功,应付普通山贼不难。

    “这是我的引信,若是遇到不讲理的官员,能震慑一二。”

    他虽在边陲当小官,但举朝都知道陛下器重他,常有书信往来。

    裴酌感动得眼眶微红,从无依无靠到见到贾大人,从此在农场逍遥自在蹭吃蹭喝,何止一句幸运能概括。

    裴酌:“等到了玉京,我也会帮阿兄好好看顾侄子。”

    贾敛有一儿一女,都在京中。

    贾敛知道这句话的分量,道:“阿兄在此谢过了。”

    裴酌道:“待我启程一个月,阿兄可修书一封给陛下,说梦见我已毕业。”

    贾敛不解:“为何要一个月?”

    裴酌挠挠脸蛋:“那个……因为我走得慢一些。”

    萧循两月后才会收到信,那时他应该离京城很近了。

    贾敛明白了:“好。”

    裴复复:“伯伯,我们在京城见哦。”

    贾敛:“好。”

    马车启程,行李很多,导致走得并不快。

    没有水泥路,时不时颠簸一下,尽管车轮已经用他特制的橡胶包好,车上铺了软垫,还是震感明显。

    一蹦一蹦的赶路,小崽子倒是很喜欢。

    裴酌心里立刻就后悔,掀开后帘子,对贾敛大声喊道:“算了算了,不要给萧循写信!”

    这信一写,等于发布了一个截止日期。按照经验,最后几天怕不是得夙夜赶路。

    贾大人揣着手,看着马车越行越远,他也算是不负陛下了,裴酌和裴复复都锦衣玉食,毫发无损地回京,几百只鸡没白养。

    陛下见状会宽恕他一二的吧。

    ……

    裴复复:“爸爸,萧循是谁?”

    裴酌:“是我的老板,我们要回去上班了。”

    裴复复:“我帮爸爸上班!”

    裴酌垂眸看他:“说话算话,拉钩。”

    裴复复:“爸爸,老板会收我吗?”

    他想帮伯伯去河里捞鱼,伯伯就不收哦,说他太小了。

    裴酌:“会的,还会给钱。”

    第一天赶路,裴酌怕把小崽子颠吐了,坐一段路,走一段路,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停下休整,生火做饭。

    裴酌没带厨子,几个人随便对付一顿,煮了咸菜粥配腊肉,还有一个水煮蛋。

    裴酌把水煮蛋剥开,混合一点粥汤,加上张大姐炒的肉松,用勺子压碎了喂给裴复复。

    裴复复:“爸爸做的好吃。”

    然后他吃了七天一样的,区别是一个蛋和半个蛋,粥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