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在线阅读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51节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51节

    馒头都这么好了,这新出来的吃食……

    吊起来大家的胃口,韩盈笑眯眯的说道:

    “这新吃食还未做好呢,诸位先帮我削了这鱼,等会儿我请大家尝尝!”

    “害,这算什么事情!”周胜直接上前,对着众人问道:

    “谁给我把刀?”

    他这一争,其他人全都围了上来,有人笑骂道:

    “哪里用的上你,我来就是了!”

    “我也来。”

    “这点儿鱼,一顿饭就能削好冻上!”

    说着,众人开始动手削鱼。

    而韩盈则招呼着自己的两个徒弟跟过来,又喊上了大哥和韩硕韩虎。

    磨豆腐的地点,在母亲院子里,露天做,韩盈过去的时候,豆子已经磨出来一盆,正等着她过去处理呢。

    韩盈也不客气,直接指挥着大哥他们男人滤豆浆,又把韩羽魏裳赶去烧火。

    豆香,飘得极快,过滤出来的豆浆,被倒进锅中熬煮,看着火候,韩盈把早就准备好的卤水,慢慢倒了进去。

    随着搅拌,豆浆逐渐凝固,呈现出豆花的状态,没见过这种变化的韩羽顿时惊叫起来:

    “呀!这豆浆怎么了?”

    韩盈摆了摆手。

    “凝固了,大哥,把蒸笼和布拿过来!”

    家里还没有压豆腐的工具,只能蒸笼来凑合一下,正好蒸笼还能放在锅上面,保持温度。

    韩粟快速铺上麻布,将豆花倒进去,用洗干净的案板压上,又放上块石头。重压之下,不断有水滴从蒸笼中滴落,半个多小时,豆腐也就成型了。

    熬豆浆的时候,香味儿就已经弥散很远,机灵的魏裳在询问之后,就跑去通知那些人拿个碗筷过来。

    免费分吃食,谁不上心?杀完鱼的,借个碗,麻溜的过来,其他甭管干啥的,也拿着盆碗过来等着。

    院里院外乌压压的,瞬间围了两三百号人,各个睁大眼睛看着。

    韩粟搬开石块,揭开麻布,白色的蒸汽还在向上飘散,微微泛黄的豆腐,终于显露在众人面前。

    豆腐凝白如脂,极为q弹,看着就好吃,伴随着无孔不入的豆香,不少人立刻咽起了唾沫。

    第36章 豆腐?豆脂

    韩盈又钻进屋里,拿出来一小瓮豆酱。

    现代日常能买到的黄豆酱,其制作工艺需要加入面粉,还得长时间暴晒,韩盈自然做不了,所以换了一种方式,豆子泡透煮熟之后,加盐,加空间里的袋装大酱捣碎,再静置发酵一个月,也能算是大豆酱。

    这样出来的豆酱,滋味稍微差一些,不过仍旧可以吊打除了盐,就没有其它调味料的村里人。

    切一块冒着热气的豆腐放在碗里,淋上半勺豆酱,咬着手指的小孩早就忍不住了,扯着大人的衣摆大喊:

    “大母,我想吃!”

    “我先尝尝。”

    拿着碗的老媪,自己先尝了一口,瞬间眼前一亮。

    温热的豆腐,甚至比馒头更为软嫩可口。独特的口感,伴随着豆酱的咸味,是老媪从未品尝过的滋味,谁能想到,带着苦味儿的豆子,会这么好吃?

    老媪抬头,看向自家刚回来的老头子,拿筷子夹下块豆腐:

    “老头子,你也尝尝!”

    扯着大人衣摆的小孩,满脸迷茫。

    我呢?

    大母,你看看我呀,我也想吃啊!

    两个老人尝完,看着可怜巴巴的孩子,颇有些哭笑不得。

    “来,吃一口,忘不了你!”

    看着这幕,韩盈微微一笑。

    她环顾四周,众人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分豆腐品尝,就是蹲在一侧大快朵颐,只要看他们吃相,就能知道,豆腐的初次亮相,大获成功!

    大家对新品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嘛。

    豆芽是个季节产品,豆腐就不一样了,一年四季都能卖,再加上大酱,有了这两样基础民生产品,以后村里的生计,就不需要自己发愁了!

    韩粟还在切分豆腐,排队过来的周胜接过碗,立刻拿筷子加起来尝一口,他眼前一亮,立刻对着韩盈夸赞起来:

    “月女,这新吃食可真好吃,它叫什么啊?”

    被人乍问,韩盈差点脱口而出,这叫豆腐。好在她忍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真想起来,‘豆腐’。这个新出现的食品,真的要叫这个名字吗?

    近千年来,古代的豆腐其实有很多名字,光韩盈知道的,就有寒浆和软玉。

    韩盈清楚,新食品的命名,会很影响人们对它的观感,就像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名字是蝌蚪啃蜡,结果销量极为惨淡。

    名字是第一观感,不能马虎,如此来想,豆腐的腐字,确实有些不妥。

    它暂时需要一个更好辨识,一听就懂这是什么的名字。

    “叫什么,嗯……这是用豆子做的,豆,豆……”

    韩盈下意识扭头,看向正在过滤的豆浆,那滴落的汁液在盆里静置着,像极了凝固的猪脂。豆腐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大豆,在这个时候,属于实打实的好东西,想到这儿,韩盈下意识补上了剩下的字。

    “脂!这新吃食,就叫豆脂!”

    这个名字,比馒头那种不知所以然的名字更好理解,豆是材料,脂是油脂,是如今普通人一年都吃不到一两次的好东西,两个字一组合,周胜就明白了意思,当即问了出来:

    “豆子里面的油脂?”

    说完,他也没等韩盈回答,而是自己端起来碗,仔细打量着这凝白如玉的豆腐。

    看看院落里那些家伙事儿吧,这么一番折腾,又是磨碎,又是过滤,还得熬煮,这么多工序,中间还留下那么多豆渣,才得出来它,这么珍贵的东西,肯定和油脂一样好!

    自我攻略完成,周胜便大声嚷嚷起来:

    “月女,这可是好东西啊!”

    他说完,众人才如梦初醒,紧跟着附和:

    “对!对!”

    “是好东西!”

    “豆脂这么难得,怎么会差!”

    “这黄浆也好吃!”

    “月女好本事!”

    众人的夸赞一声大过一声,魏母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象,耳膜都被吵得生疼,她捂着胸口,心怦怦地跳。

    月女的本事,太多了!

    这又拿出来一样好东西,豆脂豆脂,谁能想到豆子磨碎之后,里面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自己的女儿跟着月女,未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郑桑,韩硕,之前经历的太多,对女儿受到的追捧,已经开始习惯,甚至觉得就该如此。只是刚回来的韩粟看众人这般兴奋狂热的模样,实在是有些蒙圈。

    这是自己的六妹吗?

    走之前,莫说村里的这些人了,她在家里都跟个小透明似的。谁能想到,她如今随意一句话,就能引来村里人这般狂热的追捧?

    这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之前母亲已经交代过六妹的不同,韩粟心里也有了底,可再听别人说,仍然没有自己亲眼所见,来得更为震撼。他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就那么呆在原地,半天没去夹豆腐。脑海中,更加坚定了一个深刻的念头。

    自家是真的不一样了。

    六妹今年才六岁!

    她现在已经能做到如此地步,未来呢?

    若是,若是更加厉害些,那给藩王诸侯做姬妾,也不是不可能啊!

    韩盈完全不知道自己便宜大哥正在想什么,不然绝对会上手锤爆哥哥的狗头,她看着众人,抬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那你们说,以后咱们东河村就卖豆腐,一斤豆子换一斤豆腐,怎么样?”

    这个价格非常低了。

    大家的眼睛也不瞎,有些人来的早,早就把制作豆腐的过程看到眼里,除了韩盈加的东西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之外,其它全部都能看懂,心里早就偷偷算下来,做那么一大块豆腐,用了多少豆子。

    稍微一估量,再看看他们费的这些力气,咂摸咂摸嘴巴里的味道,就觉得换几块豆腐是真的不错。

    这般想着,有人就说道:

    “那就剩下的豆脂能换嘛?能换的话,我来换三斤!”

    “我家也来!”

    “还有我,我家也换些!”

    东河村内外邑这些人,跟着韩盈赚了这么久的钱。手头还是很宽松的,不管是觉得豆腐好吃,还是给韩盈个面子,都极为热烈的叫起价来。

    这样热闹的景象,甚至鼓动了西河村过来见证拜师的那些人,也跟着叫起来换豆腐吃吃。

    不过叫的都不算多高,也就换个一斤,一斤半的样子。

    韩盈没有被这热闹的景象迷惑。

    刚才,她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受限于豆子的品种,落后的制作工艺,一斤豆子只能出两斤半左右的豆腐。

    比起来一斤豆子能发上七八斤的豆芽,实在是少的可怜不说,还要费那么多力气,看起来是真的亏。

    但也正因为亏,没多少利润,村里人才能长久的守住这个营生。

    当然,现在就宣布直接带着村里人卖豆腐,还是太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