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在线阅读 - 第137节

第137节

    直到半月后,麦子才恢复的?七七八八,只有双手还不能动作。

    期间,她?也弄清楚了上次救她?们那人的?身?份,正是监狱之中的?李大剑。

    希维尔调了生平以?后,才得知这人原本是宁郡王府的?龙字科十九,靠一身?蛮力,在监狱里名头很盛。

    年年都?是绩效第一,认了黎州知县的?探子李大山做兄弟,才改名李大剑,这两人在监狱里表现良好,从无恶迹。

    正常来?说,他们两人还需服役十年,才能刑满。

    由于这次救了城主等人,负责监狱的?军官给他们降了级别,提前出了牢狱。

    如今他们两人在代邑的?城东做豆腐生意,开了已经有些时日。

    听闻这豆腐坊子的?俩人救了城主,附近的?百姓都?乐意去他们那里打浆水。

    麦子怎么也没想到,生活如此的?戏剧,竟然?是宁郡王多年以?前安插的?一名探子救了她?们性?命。

    阿亚朵等人也在这次坍塌中受了重伤,如今正在医署里修养,负责麦子安危的?侍卫长一职便移交给了西媞丝。

    希维尔和戈尔丁前来?述职,上次突袭代邑的?军队正如麦子所想,并?非一伙。

    先前三石关的?敌军,乃是寒衣国游兵伙同齐国军队设的?埋伏,后面的?万人军队,竟然?是远在中州的?金军来?犯。

    中州离代邑,即使绕边境而来?,也需行两月的?日程。

    希维尔本想率军去攻打金军,军令刚递入代邑,结果麦子等人已经携军西上,并?和三石关的?敌军打了一仗,完美地错过了希维尔递交的?军令。

    恰好这时,金军又突然?开始西移,为免打草惊蛇,希维尔只好带兵一边护送周边百姓,一边暗自盯梢。

    直到金军大举入侵西营区,希维尔才下军令包围敌群,一网打下。

    麦子沉思?了一会儿,金国这么冒进的?举动,只能说明外面的?天下已经彻底乱了,才会舍近求远来?攻打代邑。

    天下四分五裂,唯独代邑一小小城池供养了这么多人,还有余力帮扶科斯,便如同青草长在沙漠上,才会受到这些饿狼的?觊觎。

    看来?代邑在不久之后,便会面临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麦子想到这里,眸色微沉,代邑绝不是这么容易被?欺负的?。

    小草刚从外面端来?药汤,就听到麦子在和希维尔戈尔丁谈论收复寒衣国的?事情。

    “好好休息,城主大人,你的?伤还没好完呢!”

    听到小草嗔怪的?语气,麦子自知理亏,一口气闷了小草特别熬制的?药汤。

    喝完之后,麦子不由得腹诽道?:“小草,你这是放了多少黄连。”

    “苦才能治治你,槐花大夫都?说了让你好好歇息着,做甚这么忙。”

    两人说话间,希维尔戈尔丁也悄悄地溜开了。

    “上次暴露空间的?事......”

    还不等小草把话说完,麦子就猜到了后话,轻松说道?:“放心,之前我们根基不稳,所以?不便示人,如今天下皆知,代邑兵强马壮,就算我们有何不妥,百姓也只会认为是神异。”

    小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心思?放在了麦子的?伤上。

    手掌手肘处已经长出了新?肉,看着粉粉的?,边缘还有一些黑色素堆积。

    一月后,寒衣国大首领宣布退位,草原的?游民彻底统一。

    辽阔的?草原上,掀起了代邑女学的?风潮。

    第172章 草原畜牧

    经过与寒衣族大首领的一战, 代邑的领地从一个边陲小城,扩大到北上整个草原。

    整个中原被划分为四块,代邑兼并?寒衣国?的领地后?, 位处三国?交界之中。

    金国?呈一个倒三角形横据了中原的西北地区, 因受风暴影响,粮食紧缺, 其治下的中洲与寒衣族的河西草原接壤。

    齐国?占据南方, 国?土面积最?大,近年齐地锦州以南的县池水患成?灾, 期间夹杂地龙翻身, 百姓们流离失所。

    周国?地处北境,乃是常年冰冻之地,受灾情况比之其他两国?较弱,朝廷近两年内政渐平, 景阳帝大权独揽。

    金齐周三个大国?雄踞一方,代邑的领地夹居其中, 还时不时受草原蛮子侵袭。

    世人?如今讨论最?多的, 还是代邑的现任城主?陈麦子, 一介女流之身, 在?这乱世能护得这方百姓几时安宁。

    天下皆知?, 陈麦子是靠海上发家, 引进了不少中原没有的玩意, 才赚了个盆满钵盈。

    所以近些?年, 各处的海关对自代邑而来的船舰严加封锁,海上的军防也因为?各国?火药研发的初见成?效, 局势空前的紧张起来。

    自麦子率兵将寒衣族首领击败后?,局势彻底扭转, 金齐对代邑虎视眈眈,周国?和代邑的关系开始对立。

    军队的铁蹄也踏上了青黄不接的草原上,草原防线由科斯迁移至河西?边界。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麦子宣告天下:

    寒衣族独立于周,改国?号为?东女,年号为?启华,以代邑为?都城,自河西?至科斯为?界,为?东女国?治下。

    麦子称帝后?,整个东女国?上上下下都忙成?了一锅乱粥,鞭炮声自月亮湾的码头处响到了草原上,黑暗的天空上绽放出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花。

    今年的雪也更?为?大些?,纷飞的雪花与爆竹烟花融为?一体,百姓们也被眼前美?不胜收的盛景震撼,雪地里?一片欢声笑语。

    称帝第一件事,便是分封授职,代邑的官职升降体系已经成?熟,只需重整寒衣族的领属关系即可。

    麦子将金燕子调任至河西?,科斯暂由金岩管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城邦皆由代邑官员和在?代邑进修过的寒衣族人?协同治理。

    启华一年,新春。

    草原上迎来了一批批来自代邑的救灾粮草,大多都是耐旱易存放的红薯玉米。

    同时,修葺了一座座统一制式的白墙砖屋,运来了大批的六书教材,以及风靡整个草原的崔明秀学官。

    草原上的游方郎中,也被一一召回代邑,在?槐花和几位老大夫统一的教授下,熟悉基础的医疗知?识后?,才被放回草原。

    大大小小的医署点,以及免费提供的伤寒药物,在?穷苦的草原上慢慢扎根,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代邑城内,仍旧有条不紊地继续发展着。

    趁着雪水化去,地里?焕发了些?生机,百姓们立即在?农田中种上了时蔬菜苗。

    等到三四月,便可以收割,从而腌制下一年的咸干菜。

    这些?年的灾情,大家都是靠着春季里?腌制的菜干和粮米,度过了一个接一个的寒冬。

    麦子的伤也在?整个冬日里?的修养,完全痊愈了,只留下了一大块暗红的疤痕。

    离称帝的日子刚过了一个多月,街道上仍旧处处挂着红幡金带,百姓们很快便适应了这种变化。

    也有不少人?讨论国?号的由来,东女国?,为?何不叫陈国?,而是取了这么个稀奇古怪的名号。

    “陛下的心思,怎能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猜懂的,二孩儿,你读的书多,你来说说怎么个事儿?”

    大桥底下,坐了一大堆平头百姓,嗑着陈年的炒花生,聚在?一起谈论着家长里?短,不知?是谁,突然就提起了这么一茬。

    “我知?道!东女取自海外西?经中的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二孩是一个年纪五六岁大的小童,浑身胖墩墩的,说着说着便摇头晃脑起来。

    “这是甚意思?”

    小娃娃这么一段拗口的词出来,把周边爱热闹的百姓们反倒难倒了,他们这些?粗汉婶婆,就在?扫盲班中识得几个白字。

    二孩立即洋洋得意道:“女子国?,就是两个女人?的国?家。”

    旁边百姓们听得迷糊,坐在?地上的一个女童立即站起来,大声反驳道:

    “才不是呢,封夫子说的是,山海经记载,以前在?巫咸之北有一个四处环水的地方,有两个女神率领了国?家。麦子女帝和小草大人?,就是我们的两位女神!”

    达第如今在?学院里?读书,身上的怯弱之气已经完全不见了,口齿清晰,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旁边支着小车铺子的婶娘们也耐不住热闹,下场应和道:“对,达第女娃讲得好,咱们小草大人?和陛下,不就是女神仙嘛!”

    说着说着,话题又偏向了当初龙太子打虎的故事,只是这次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在?里?面添了不少私料。

    最?终演变为?神灵庇佑,才点化了拦路的大蛟和老虎,神灵自然是麦子和小草,一位能通天地,一位能趋水而用。

    听到这群人?广而言之地谈论着国?史神话,一些?刚来不久的流民眼里?冒出惊诧,颤颤巍巍的缩着头,往桥墩下挪了挪,这可是要掉脑袋的罪。

    又舍不得错过这么精彩的故事,只能斜着半个身子,支着耳朵听。

    只有刚来的孩童初生牛犊不怕虎,反而往前凑了凑,抓起地上的花生壳,仔细地嚼碎了,里?面还有淡淡的盐味儿。

    谈论的百姓看围着他们的新人?走了一大波,已经习惯了。

    他们刚来时,也像这些?人?杯弓蛇影,别?说是扎堆了,成?天的往矿洞里?钻。

    那时就想在?这地方挣些?快钱,带着妻儿另寻安稳处。

    谁料,在?这里?一呆就是好多年,从月亮湾慢慢移居到了代邑城,还在?这安置了一套房屋两处铺面。

    别?说是那齐兵金将打来了,就算这三军齐上,他们这把老骨头也得上战场,让这些?人?看看咱们东...东女国?的厉害。

    小孩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便和当地的娃娃打闹成?一团,那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说得兴起,从篓子里?抓出一大把分给了这些?瘦骨伶仃的小孩。

    渐渐的,大桥底下围挤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刚来不久的难民,在?这里?听个热闹,也怕这里?的新帝有什么忌讳,把他们这些?人?抓起来充了奸贼。

    不过听说在?牢狱里?的人?,一天都能吃上两顿饭,不少人?削尖了脑袋,跋涉万里?都要跑来东女国?。

    哪怕是进牢房,也比在?外面饿死强。

    久而久之,外面又流传了一句话,叫做宁为?东女奴,不做贫家君。

    等到晚间了,各处屋子冒起炊烟,大桥下的人?们才散开,桥下的各种花生壳,也被老汉们全部拾起,带回家碾碎了用来做肥料。

    麦子和小草坐在?不远处的茶楼上,看了一下午桥上的热闹。

    等两人?乐陶陶地回到县衙后?,案桌上已经堆满了折子和书册。

    麦子只能苦逼地继续去处理军中政事,小草则在?一旁负责各种场坊申建以及草原赈灾物资出入的盖章。

    琉璃灯下,整个屋子里?只有书页翻张的窸窣声,以及公章印在?书案上的声音。

    麦子的视线落在?了手中的折子上,是金燕子从河西?加急送来的奏折。

    上面的内容预示着一个不好的消息,与河西?草原接壤的金国?中洲以及蛮人?部落,最?近蠢蠢欲动,屡次冒犯河西?边境。

    “草原上的物资已经送去了三万斤粮食,若是今年天还旱下去,怕是得动用库房里?的存粮了。”

    小草皱着眉头,将现在?她们东女国?面临最?大的困境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