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在线阅读 - 第167节

第167节

    看起来?分外壮观。

    等到这个冬季过去?,就可?以开始大肆修建坊子,招工人。

    麦子将手中的政务推到一边,开始规划起各个州城乡镇的发展方向。

    南地适宜种植棉花,北地适宜种植甜菜。

    便在南下的州城大肆发展棉纺业,每三个村镇之间?,开设一个棉纺厂。

    而且棉纺厂大多都是招收的女工,南地女性的地位一向低下。

    这些女性手中有了银钱,腰杆子也能?硬几分。

    ......

    荆州,白石村。

    百姓们窝在砖石房子中,火炉中呼啦啦地烧着柴火,将外面?的寒气?隔绝在外。

    火灶里,煨着几个圆鼓鼓的红薯,在空气?中散发着红薯独有的香甜气?。

    “听说代?邑的人,都烧的是煤炭,不兴烧这些柴火了。”

    “可?不是嘞,他们穿的都是鸭毛衣,轻飘飘的,一点都不沉,比俺们穿两件棉服还暖和。”

    “那?是用鸭毛做的衣裳,这得杀多少只鸭子?”

    听到聊起了鸭毛衣,不少人都围了过来?。

    这鸭毛衣是东女帝鼓捣出来?的玩意,听说那?金国周国的皇帝,天天都穿着这玩意上下朝,一件的价格能?比得上一栋房子了。

    把房子穿在身?上,这些人哪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一百只?”

    “不够,得一千只!”

    “那?代?邑有鸭场,听说家?家?户户都养了十几只鸭子……”

    说到这里,人人的眼中都多了几分艳羡。

    “阿婆,我们也要烧煤炭,养鸭子,卖鸭毛!”

    坐在人堆的小?女娃,听得眼睛亮亮的,童稚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只是,这话?一出来?,周围的人似乎都耷拉了脑袋。

    被唤做阿婆摸了摸自家?孙女头上的枯黄小?辫子,叹了叹气?。

    他们这些人,还没正式入东女籍,上面?的人不会让他们过得和东女籍的人一样的。

    天下分分合合,原住民想和外来?人一个待遇,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这种有衣服穿,有食吃,已?经很让他们满足了。

    只是衣食不愁后,难免会有别的指望,自家?的孙儿,要想上学,就只能?去?当地的私塾。

    那?私塾都是些老先生,教的都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可?东女国如今考的可?不是这些,要说是去?私塾让那?些老先生教认字,官府月月都派了人下来?组建扫盲班。

    就他们这些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也都能?识得几个字。

    不知道是谁叹了声气?,院堂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唉声叹气?。

    “嘿嘿!告诉你们一个大消息!”

    一声高昂的话?语,打断了院里的沉默。

    人群中,站起一个瘦猴,是村里成天游手好闲的闲汉。

    “李二娃,恁有啥好消息,再?油腔滑调下去?,俺老刘担保恁讨不到媳妇。”

    兴许是年关要到了,大家?对这李二娃平时作风虽看不惯,还是分出了心,听这李二娃要说些甚。

    只见李二娃偷偷摸摸埋下头,粗哑的嗓音炸出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年节一过,咱们成县令,要在咱们村边建一个棉纺厂!”

    原本?稳坐在炕上的老里正听到这话?,赶忙下来?说道:

    “二娃子,你从那?打听的?”

    众人期盼的目光盯住李二娃,极大地满足了李二娃炫耀的心思。

    李二娃像是做贼一样趴到炕跟前,伸着脑袋说道:

    “我这两天去?城里转悠,瞧见好多官兵押着大车从代?邑过来?,里面?蒙得严严实实的。”

    “刚巧,那?官兵里面?有一个是下水村的,以前跟我拜过把子。那?老哥给我说了,那?里面?装的全都是最新?款的织布机,要十来?个人一个机组,这可?是成县令专门找代?邑那?边拿的货,日后要在咱们村的边上盖棉纺厂。”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伙眼睛都亮了。

    “真的假的?”

    “这二娃子真有本?事,和官兵都有交情!”

    屋里一阵热闹,没人疑心李二娃的话?,这李二娃平日里鬼混,那?些兄弟倒是多得很。

    而且前年子天灾,下水村最先遭殃,确实跑了不少人,往东女国那?边去?了。

    这么一掰扯,确实说得清。

    更多人开始向李二娃打听起棉纺厂的事来?。

    若二娃子当真是没旷她们,以后去?棉纺厂做工,除了做役夫的活计,家?里又有别的营生进账了。

    李二娃刚刚炫耀到中途,还没神气?完。

    就被里正一脸肃色地拉走,“二娃子,你那?兄弟给你说这么大事,你这么大剌剌说出来?,要是上面?的人知道了。”

    李二娃一听是这事,急忙打断道:“里正叔,我李二娃怎么会害兄弟!我老哥说了,这事不打紧,大家?早晚都会知道。”

    说完这话?,李二娃偷摸俯到里正耳边说道:“上面?连条子都批了,错不了。”

    里正这才把心安在了肚子里,但还是再?三嘱咐道:“还是莫张扬,平日里没事和你那?兄弟多接触接触。”

    自从得知了这个消息,白石村的人成天嘴上挂着笑?意,个个都傻乐着。

    往前哪家?占了他们白石村的地,这白石村的村民不把别人家?骂得祖坟刨出来?才罢休。

    如今这白石村的村民瞧见了,乐呵呵地还向他们问好。

    他们里正可?是说了,棉纺厂没建好之前,都得夹着尾巴做事,要不然把这好好的棉纺厂弄没了,那?就真是全村的罪人。

    年节刚过,果然新?上任的成县令就带着手下的人,来?他们村边上考察。

    二月,树梢上面?还是光秃秃时,村里就发了大量棉花种子,还有专门的官员过来?,亲自教他们怎么种棉花。

    谁能?想到,往前都是昂着鼻子说话?的大官,如今,竟然亲自下地,跟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一同挖地垄,栽秧苗。

    与此同时,不止是棉纺厂,还有造纸坊,橡胶工坊,烧玻璃的工厂等等,处处都在招工人。

    除了那?些特殊的工种,要经过层层筛选,像是做衣的小?工,晒橡胶的活,就是六七岁的娃娃也能?上手。

    只可?惜,陛下有令,十五岁以下的都不许出去?上工。

    要不然家?中这些娃娃,也得被轰出去?找活干。

    启华三年,国泰民安。

    东女国内,一家?家?官署的工坊拔地而起,为无数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

    百姓们兜里钱多了,纷纷搞起了做生意这套,各种各样的摊子支棱起来?,已?经有了盛世的雏形。

    而同时代?的金国,齐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情况。

    周国仍旧在缓慢发展,只是听说,在池西的推崇下,已?经废除了女性婚娶相关的刑法律例,朝堂上也有了微末女官的出现。

    麦子小?草在南地七州待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启程准备北上,去?发展北方的经济。

    麦子小?草每离开一个州城,就会遇上百姓纷纷出门相送的场景。

    这次离开南地,为了避免百姓再?次拥堵城门,造成交通堵塞的状况。

    麦子决定,悄悄带着卫兵先行离开,留小?草一人断后。

    得知麦子已?经带着人离开,独留她和众多人马在扬州城内,小?草的脸肉眼可?见的顿时黑下来?。

    散发出来?的怨气? ,让扬州的县令退避三舍,将奏折远远放下立马就逃之夭夭而去?。

    等到小?草赶上麦子的队伍时,已?是一月后。

    车马已?经行进到了并州的边界。

    “小?草,你瞧,这沥青路确实舒坦。往前我们赤脚要走两月的路程,有了这大路,半个月就到了。”

    麦子凑过头来?,笑?着说道。

    小?草只得冷哼一声,道:“那?可?不是,陛下你快马加鞭,可?没考虑过我们拖着礼器,几车文书,在后面?紧追慢赶,马都累得撂蹄子了。”

    麦子自知理亏,尴尬地摸了摸鼻头。

    小?草扭过了头,看着田垄间?冒了青茬的甜菜苗,嫩的快能?掐出水来?。

    这么整整齐齐的田垄,一眼望去?,除了甜菜地,还有春小?麦,菽豆苗儿。

    一路走来?,各种各类的作物都出现在了田地里。

    再?过一两个月,就该种玉米杆子了。

    到时候,农田里郁郁葱葱,肯定比现在还要壮观。

    “麦子,你可?真厉害!”

    小?草由心地赞叹道,这么多年来?,小?草没有一刻停止过对麦子的崇拜。

    “还不得是多亏了咱们的辅政大人,要不然,这天下可?就遭殃喽。”

    第189章 妇幼会

    麦子小草的人马一路向西北去, 绕过黎州,直上并州,到陈关的路段, 沥青路才中断。